01.学院简介

电影学院于2010年1月正式组建成立,是自1960年成立的长春电影学院(1962年因故停办)之后,率先在长春恢复、建立的培养高级电影艺术人才的教学与科研创作实体。学院现有在校本科学生1200余名。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硕士学历占比80%以上,拥有众多“双师双能型”教师、行业专家,形成了一批重教学、强实践、突科研的专业教师队伍。在影视摄影与制作、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戏剧影视文学、音乐表演六大本科专业的基础上,设立了影视摄影与制作系、广播电视编导系、播音与主持艺术系、电影表演系、戏剧影视文学系、电影导演系、电影特效系、电影美术系、音乐表演系、数字音乐制作系、电影声效系。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部门为教务办公室、科研办公室、影视实验教学中心。长春光华学院艺术研究院、光华艺术剧院、满族艺术研究所等科研创作机构均设在电影学院。为实现老一辈电影人的梦想,沿循长春电影学院的脉动印迹,学校于2012年7月为长春电影学院成立了校友会并筹建长春电影学院校史馆,复兴长春电影事业的途程光华熠熠,初心犹然。
作为长春光华学院首批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学院制定了系统的发展战略。在当前电影数字化生产的背景下,学院全力抢占专业“制高点”,积极引进国内外前沿的电影制作技术与设备,积极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使教师队伍结构更趋于合理化。学院充分发挥专家教授在教学与科研中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青年骨干教师在创作实践中的先锋作用。多年来,学院师生创作出舞台剧、电影等影视作品,在国内外各类重大展演和竞赛中屡获殊荣。学院本着“以项目带动教学”的多维办学理念,先后与国内部分著名影视机构、媒体联合建立了创研实训基地,在院内各系成立了电影相关的创作工作室,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各类科研与创作项目。同时,为长春光华电影制片厂和长春光华艺术剧院做好了人才与技术储备工作。为下一步战略发展,学院加大了教学设备、教学空间换代改造工作的力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长春光华电影产业实训基地,打造电影全流程及影视周边产业链,取得了重大进展。学院积极探索以学生成长为主体的学生工作思路,党总支、团总支、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一大批年轻的专业教师自愿投身于学生工作,开创了思想工作与专业教学相融合的全新局面。
02.教学特色
电影学院是培育电影专业人才的教学部门,致力于如何能使学生把不同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技能、方法综合应用在艺术创作中,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的有机结合。电影学院的课程设置具有鲜明的电影专业特点,以项目带动教学,在实践授课的过程中融入了对于艺术创造力的培养。
03.电影产业学院

光华电影产业学院是吉林省教育厅批准设立,隶属长春光华学院,开展全日制本科教育,办学场所设立在长春光华学院校内。依托长春地域性电影文化品牌效应及深厚的电影文化基因,以电影行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电影产业学院与长春光华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长春光华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办学模式。开设电影产业与舞台艺术、数字视觉艺术、电影特效技术、新媒体、融媒体等特色多层次发展方向。
坚持“以项目带动教学”的办学特色,以“培育项目合作、转化文化成果、实现新媒体人才与技术双向流动、构建双创人才”的合作培养机制,真正实现“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共享合作发展红利。电影产业学院结合遵循文化艺术市场规律,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努力打造特色技术创新和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良好合作生态。
04.项目实践








05.产学研合作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视觉艺术委员会吉林省创作研究基地
我校与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展开了多方面立体化的合作模式,本次创研基地项目的启动预示着双方在文化艺术领域,尤其是舞台艺术领域有了新的拓展与合作,双方将形成“特色学科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合作生态,对我校电影学院的发展及“产教融合”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族文化艺术研究基地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族文化艺术研究基地的成立,标志着我校与省社科院合作正式启程,满族艺术是满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和直观的展现形式,对民族学、民俗学、宗教文化等诸多学科的研究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长春广播电视台《发现长春》制作教学基地
《发现长春》是我市的公益性重点文化工程,是全国首创的城市本土历史文化纪录片栏目。自 2009 年开播至今已经累计制作播出 500 余期节目,励志打造长春城市的“影像志”。长春广播电视台与长春光华学院联手合作,将把“以项目带动教学”的教学理念引向纵深,将探索出一条媒体与高校比肩共生的发展路径。

鲁迅文化基金会长春文化工作委员会
鲁迅文化基金会长春文化工作委员会遵循鲁迅“立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做出贡献。在产学合作中为学生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帮助。在开展鲁迅特色文化及艺术活动与推进鲁迅文化艺术及其延伸的各类事业发展时,致力于带动学校师生共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吉林省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基地(吉林省民委)、吉林省新媒体短视频创研基地(共青团)目前正在审批中。
同时,长春光华学院电影学院与吉林省国亚航空服务有限公司、吉林省九宫格影视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及部门在人才培训等领域建立合作关系。为我校在培育项目合作、转化研究成果、实现专业人才双向流动、构建双创人才的合作培养机制、深化校企合作等多方面多层次上奠定基础。
06.获奖荣誉
由长春光华学院电影学院摄制的垃圾分类系列公益广告《从我做起》《说到做到》在吉林卫视循环播出,该作品荣获吉林省2019年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大赛电视作品唯一金奖。
由长春光华学院倾力打造的话剧《耀眼的弧光》也被搬上了荧屏,荣获第31届吉林省电视文艺“丹顶鹤”奖“综合电视文艺类一等奖”。
在“声威天下”吉林教育广播首届高校配音大赛上,长春光华学院电影学院参赛选手荣获唯一金奖。
在第八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中,长春光华学院电影学院联合长春新区人民法院拍摄电影短片《苍夏》斩获“最佳作品奖”。
在第十五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中我院学生微视频作品《好》《搁浅》《一张假钞》《骚扰电话》四部作品成功入围,并荣获由中央广播电视台视听新媒体中心颁发的荣誉证书。电影学院创作更多的艺术作品,在国内外的各类大赛中屡获殊荣。








07.专业设置
01 影视摄影与制作
(本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影视摄影与制作方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理论及知识,具备较强的影视前期和后期的实践及创作能力,有一定的研究、指导、沟通、策划能力等,能够在各类传媒影视相关行业从事影视摄影与制作工作的应用型及复合型艺术人才。主要学习电影解析、影像临摹、影视摄影、非线性编辑、影视特效技术、影视音频技术、影片创作等课程。毕业生可到电视台、新媒体平台、文化传媒公司、教育系统、企事业单位文化宣传部门和各类传媒相关行业从事图片和视频的拍摄及后期制作相关工作。

电影导演方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文学功底与组织能力以及对剧本的解读能力,熟悉并掌握电影创作规律,有对影片整体把控能力,能较好地完成影片的二度创作的应用型及复合型艺术人才。主要学习电影导演概论、美学原理、镜头语言、表演基础、电影剧本写作、电影摄影、电影照明、电影录音、电影美术、剪辑、校色、后期合成等课程。毕业生可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电影电视剧剧组或相关文化传媒部门从事导演、栏目制片人、策划、节目编导、摄像、编辑、后期制作等工作。

电影特效方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一定的电影特效专业理论知识,能熟练掌握并运用电影特效制作相关软件,熟练掌握影视合成、特效制作技术,能够胜任电影特效创作工作的应用型及复合型艺术人才。主要学习非线性编辑、影视特效、影视三维制作、影视创作、影视合成、影视包装等课程。毕业生可在影视后期公司、广告公司、电视剧制作公司、电影制片厂、动画制作公司、游戏公司、新媒体平台等各类文化传媒部门从事影片特效制作、视频剪辑、三维动画制作等工作。

电影美术方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现代视觉艺术设计观念和基本理论素养,掌握舞台及镜头美术表现手段,并能够与时俱进,迅速适应现代影视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从事影视美术设计相关职业的应用型及复合型艺术人才。
主要学习绘画基础、摄影基础、空间场景设计、人物造型设计、电影化妆、电影服装、舞台及电影美术等课程。毕业生可在电影制片厂、电影、电视剧剧组、电视台、互联网平台、印刷行业、影视传媒公司等各类平台从事影视场景设计及制作、平面设计、视觉设计、宣传、策划等工作。

02 广播电视编导
(本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影视基础理论和知识,熟悉广播电视领域作品创制的基本流程,具备一定影视作品创作与制作能力,能够从事新媒体、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工作的应用型及复合型艺术人才。主要学习视听语言、影视摄影技术、媒体编导、非线性编辑、媒体策划、新媒体研究等课程。
毕业生可到电视台、广播电台、传媒公司、企事业单位文化宣传部门和各类传媒影视相关行业从事影视剧、电视新闻、电视文艺以及新媒体影音作品的创作和制作工作。

03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普通话语音基础,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对事件有独立的思考与判断能力,政治觉悟较强,并熟练掌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应用型及复合型艺术人才。主要学习普通话语音基础、语言基础表达、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新闻现场报道与采访、新媒体采编播、影视配音等课程。毕业生可到电视台、广播电台、新媒体平台、企事业单位文化宣传部门和各类传媒相关行业从事主持人、播音员、配音表演、新媒体策划与宣传、新媒体运营与推广等工作。

04 表演
(本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普通话语音基础,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对事件有独立的思考与判断能力,政治觉悟较强,并熟练掌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应用型及复合型艺术人才。主要学习普通话语音基础、语言基础表达、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新闻现场报道与采访、新媒体采编播、影视配音等课程。毕业生可到电视台、广播电台、新媒体平台、企事业单位文化宣传部门和各类传媒相关行业从事主持人、播音员、配音表演、新媒体策划与宣传、新媒体运营与推广等工作。

05 戏剧影视文学
(本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具备一定的人文艺术素养和戏剧影视作品鉴赏能力,熟悉戏剧和影视制作流程,能够在各级电视台、影视文化公司、文化宣传部门、网络媒体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类戏剧、影视剧本创作、文化创意策划、宣传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及复合型艺术人才。主要学习编剧概论、中外戏剧史、中外电影史、表导演基础、中外经典剧作导读、剧本创作(编剧概论、戏剧小品创作、话剧剧本创作、电影剧本创作)、影视制作(摄影基础、摄像基础、影视剪辑、影视短剧创作)、批评与写作(影视文案写作、网络文案写作、戏剧影视批评)等课程。毕业生能够在文化、宣教等部门,影视媒体、影视制作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和文化创意机构等文化企事业单位,胜任戏剧影视作品的创意策划、文案与剧本写作、摄影、摄像、编辑、后期制作等各项工作。

06 音乐表演
(本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音乐表演方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掌握音乐专业相关理论,培养具备一定演唱、演奏等音乐专业综合素质能力,能够胜任相关专业艺术工作的应用型及复合型艺术人才。开设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民族器乐、西洋管弦器乐、钢琴、打击乐、流行吉他等方向。主要学习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重唱、重奏、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艺术概论、合唱与指挥、钢琴即兴伴奏、形体训练、艺术实践等课程。毕业生可在文化宣传部门、文化馆、艺术馆、专业剧团、艺术团、艺术研究机构、教育系统、社会文化管理部门、文化传媒公司、电视台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工作。

数字音乐制作方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数字音乐创作技法及理论、传统作曲技法、制谱、录音及混音等专业知识,熟练使用数字音乐制作现代工具,具备数字音乐创作的实战能力的应用型及复合型艺术人才。主要学习数字音乐制作与作曲、作曲技术理论、和声学、曲式学、复调学、管弦乐配器法等课程。毕业生可在电子信息、文化教育、广播影视、数字动画、娱乐游戏、网络应用、电影电视剧等数字媒体领域,从事音乐作品创作、音频处理相关工作。

电影声效方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刻了解电影声效学科基本知识,熟悉各种声效创作的基本流程,具备拟音、录音、混音等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好的艺术领悟、电影声效作品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影视声效作品创作的应用型及复合型艺术人才。主要学习乐理、视唱练耳、录音技术、声音剪辑、影视声效设计、拟音、混音等课程。毕业生可在电影、电视剧制作团队、文化机关、影视传媒公司、电视台及广播电台等文化传媒及影视媒体相关行业,从事录音、混音、拟音、影视声效设计工作。

08.优秀校友

贾帅帅
2019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
现就职于湖南卫视,担任后期制作部主管。来台工作至今,参与负责著名综艺节目《声入人心》、《汉语桥》VCR剪辑、《嗨唱转起来》抖音视频剪辑、《唱响七十周年》晚会、《汉语大会》视频剪辑、芒果TV融媒体大会宣传剪辑等。
寄语:感恩母校,在我人生最宝贵的四年中无私地奉献,使我在专业上有了很大进步,在人生目标中,树立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在这里,祝福母校越办越好,培育出更多人才,续写华丽篇章。

高 震
2015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
现就职于长春广播电视台,担任FM96.8交通之声节目主持人。
寄语:很幸运能够在长春光华学院度过大学的四年时光,让我收获颇丰,恩师、益友、知识、机遇…这些都是我一生的财富,记得曾经录制“光华朗读者”中有这样一句话:“今夕何夕,我们缘聚在光华:朗书阅世,读声传情,我们因文而不凡。”感恩电影,感恩光华!

王 萍
2019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
现就职于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记者。
寄语:那些永不放弃的信念,那些奋斗不止的身影,那些回响在耳畔的教诲,永远不会被时间风化。在这漫长的四年里,学校就如我的家,学校是进步的阶梯,是丰富知识最好的地方,真心希望母校越办越好!培养出一位又一位,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青年!

车懿航
2015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
就职于香港与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德国区,担任总经理。
寄语:我热爱光华这片土地。在这里,我们受到了严谨的教育;在这里,我们养成了勤奋的习惯;在这里,唯有团结友爱、讲究文明、遵守纪律才是我们的流行风。光华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我们的离去,是为了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您的风采。

董令辉
2020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
现就职于凤凰网吉林频道,担任摄像记者、网站编辑。
寄语:有幸在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遇见你,我的母校——长春光华学院。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四年时光匆匆而过,我学到了浩瀚渊博的知识,收获了弥足珍贵的成长。四年来,恩师们的谆谆教导,指引了我人生的方向;校友们的互爱互助与陪伴,给了我内心温暖的力量。那些深深珍藏在脑海之中一幕又一幕的美好记忆,给了我坚定前行的动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就让时间作证,定不负母校殷切的期望、深情的嘱托、多年的培养!同时在这里祝福母校宏图更展,再谱华章!

高瑛婕
2019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
现就职于吉林广播电视台《守望都市》任出镜记者一职。
寄语:采撷一串串的梦,学校的嬉戏,回想起是那么缤纷绚丽;而成长的追逐,竟已一跃而过。世间的尘嚣喧扰,似乎沉寂,让我重新拾取记忆的落英。每段旅程都有其意义,欣喜于在长春光华学院遇到的每一位良师益友,感谢这段求学经历,丰富我的人生。祝福学弟学妹们在这个时代,创造属于你们的精彩,珍惜当下。
09.考研风采

朱娅莎
2020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
录取院校及专业:东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专业
寄语:很荣幸我最美好的大学生活在光华度过,也很感谢学校和老师给予我的每一次帮助。毕业之际,祝愿我的母校能够越来越好,同时给学弟学妹们送上最真诚的箴言。首先,要珍惜在学校的时光。其次,多和老师请教。在求学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包括人生中的困惑也是一样的,多找老师交流沟通,或许会找到更好的答案。老师是我们踏上社会前最珍贵的引路人。最后,努力并且坚持去做好每一件事,不要怕失败。愿我们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方思远
2020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
录取院校及专业: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
寄语:我们不知道自己以后可以搭成怎样的建筑,也不知什么样的命运向自己走来,唯一可以知道的就是现在。不要害怕现在随着自己的想法在不断重构,这说明你在不断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你会发现人生真的不只有一条路,而是你随着自己的探索不断扩大的地图。

涂 洁
2020届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毕业生
录取院校及专业:吉林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
寄语: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大学生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虚度光阴。在大学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应该对自己定位准确。不仅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而且要为此设置合理的目标及安排。“业精于勤荒于嬉”,希望我们不要忘记当初为何起航,要继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去为梦想拼搏和奋斗。梦想的实现不是终点,而是下一个起点。希望我们在下一程中继续保持为梦想拼搏的动力,归来仍是不负韶华的自己!

王熙婷
2021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
录取院校及专业:北华大学广播电视专业
寄语:回顾四年的大学时光,我收获颇丰,不仅收获了学识和技能,更懂得了既要做仰望星空的梦想家,更要做为理想而努力拼搏的追梦者。感谢母校四年的培养以及学院领导老师的谆谆教诲!同时也希望学弟学妹们珍惜大学四年的时光,《天道》里有一句话:“忍是一条线,能又是一条线,这两者之间就是你的生存空间”,如果你忍人不能忍,能人所不能,那么你就会比别人更强大。希望未来毕业再回首时,你会由衷感谢昨天那个为了梦想坚持、不断变得更强大的自己!

刘月恒
2021届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生
录取院校及专业: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专业
寄语:大学四年学习到的首先是坚韧、真诚的品质,而后才是质朴的知识,需要质朴的人静心研琢,戒下浮躁,许久之后你会发现生活中除了消磨时间的功能物外,确实需要这么一种打坐的方式,定下一个可瞻的目标,由于结果的未知,在这之中会充斥着多变的想象,试着以书本为碑铭,打消种种猜测,这才是学习之前预学会的能力。阶段当是阶段,真诚对待任何一件事,化为动力、化为能力、化为内涵,坚持信念,最终必随心愿!

金新悦
2021届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毕业生
录取院校及专业:浙江师范大学电影专业
寄语:对我来说,大学时光已经结束,感谢四年里我们专业的老师们对我的帮助。我曾怀疑时光的白驹过隙,也曾迷茫与彷徨,但如今在这离别之时才真切体悟到朱自清的匆匆。致未来的学弟学妹们:请记得,生命中的疼痛、欢愉、寂寥、喧嚣,记得爱过与念过的人,记得追随的背影与回眸的笑靥……永远不要为逝去的年华流泪,因为最美的时光尚未到来。相信自己,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乐此不疲。愿诸君珍惜,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