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吟诵启浪漫中秋 播音学子展光华风采—— 播音系学子惊艳“诗词三万里·天涯共此时”中秋咏诵会

作者: 时间:2025-10-12 点击数:

中秋月色满街庭,非遗声韵润心田。10月6日中秋节当晚,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诗词三万里·天涯共此时”中秋咏诵会,在长春市历史文化博物馆前温情开演。我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十余名学子受邀登台,与吉林广播电视台知名播音前辈红雨老师携手,带来古诗吟诵《望月怀远》《诗经・小雅・鹿鸣》,为这场汇聚全国名家的文化盛宴奠定雅致基调,奏响非遗传承的青春乐章。此次演出,由电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播音系辅导员白松书记、吉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兼播音系外聘教师怀楠、播音系专任教师邵子健老师带队指导。



本次咏诵会演员阵容堪称“星光熠熠”:文旅部国家艺术基金专家评委、一级演员、朗诵艺术家康庄,一级演员、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曹冬等全国名家,携手省内朗诵艺术家刘大航、焦大鹏、李光烈等齐聚现场,与市民共赴“月与诗”的约会。演员们身着襦裙广袖,手持书卷、玉笛,与红雨老师形成错落阵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深情咏叹与“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悠扬吟唱交织回荡,精准把控吟诵的声调、音韵与节奏,将汉语言的韵律之美、古诗词的文化意境演绎得淋漓尽致,让现场观众瞬间沉浸在“五千年龙凤文采,三千载仗义诗篇”的文化氛围中,更以专业表现获得名家们的认可。






参演的播音系同学通过与各位诵读名家在台下的交流与学习,更加深刻领略到了吟诵作为非遗的精神价值。几位带队老师不仅带领同学们吃透古典诗词内涵,更结合吟诵的非遗属性,引导学生理解诗文背后的文化传承意义。这种“课堂理论+业界指导+舞台实践”的模式,正是播音与主持艺术系深化播音主持艺术教学改革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搭建跨界实践平台的具体体现。





播音系系主任李膺欣老师表示:“近年来,播音系始终以让学生在真实创作中成长为教学改革方向,通过外聘业界专家、对接省级文化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锤炼专业能力。此次与全国名家同台,播音系学子不仅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更在文化传承中强化了专业使命感。”这场中秋之约既展现了光华播音学子的专业风采,更印证了高校与文化机构协同育人的成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年传承注入鲜活力量。





供      稿 | 播音与主持艺术系

排      版 | 刘姿

初      审 | 黎天添

复      审 | 姜

终      审 | 白